已故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晚年嗜好收集茶具,包括圖中手持、由清代紫砂壺名家陳鳴遠所制的東陵瓜壺。圖片來源《明報》
 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香港《明報》報道,一杯茶除了帶來味覺及嗅覺的享受外,茶壺外形亦在視覺上為茗茶者提供別有一番樂趣。香港茶具博物館與南京博物館合作,周三起展出一批共66套的明、清至近代紫砂茶具,當中8套更屬國家一級文物,包括現世僅存3件、由清代茶具名家陳鳴遠製作呈南瓜形狀的“瓜壺”。另展品亦有呈蓮蓬狀、樹幹狀等的紫砂茶壺,讓巿民可一睹這批具價值及外形別緻的茶具。
  30周年辦免費“南京瑰寶”展
  為慶祝茶具文物館成立30周年,康文署與南京博物院合辦“南京瑰寶—南京博物院/南京市博物館紫砂茶具精選”展覽,其中63套展品由南京博物院借出,當中8套屬國家一級文物,全是明清時代由名匠所制的茶具,包括逾500年曆史、明朝嘉靖年間的“柿蒂紋提梁壺”,此壺在明朝太監吳經的墓中出土,是目前中國出土最早的一件有紀年可考的紫砂器,涉及保險額值近億元;清代紫砂壺名家陳鳴遠所制、呈南瓜形狀的“陳鳴遠東陵瓜壺”,更與已故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有關連。
  茶具文物館一級助理館長林雪虹接受訪問時稱,曾任香港市政局和立法局議員的羅桂祥,晚年喜愛收集茶具,當年港府將香港公園內駐港英軍總司令官邸,撥給市政局在1984年改建成茶具文物館,羅除了積极參与其中,更將逾600套茶具捐出作館藏,唯獨未有捐出該款南瓜壺,可見對它情有獨鐘。她說,陳鳴遠所制的南瓜壺現僅存3套,羅桂祥那套經後人拍賣予一名上海買家私人收藏,一套資料不詳、一套則由南京博物院持有,並於今次展出。
  林雪虹說,紫砂泥有別一般泥土,有細小氣孔可吸收茶味,故使用沖茶愈久,用水沖已有茶香味,效果是瓷器做不到,明朝成為使用紫砂茶具泡茶的興盛期。
  展出明代至近代名家作品
  她補充,展品可見到茶具及歷史的發展,如明代茶具較朴素、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茶具即充滿色彩,惟其後不受文人愛戴,茶具才逐漸反璞歸真。展覽還包括紫砂壺發源地江蘇省宜興的20世紀近代制壺名家作品,大多別具個性,如裴石民所制仿樹皮質感的紫砂壺、女制壺家蔣蓉的蓮蓬蟾蜍壺等。
  展覽將於周三起展至6月27日在茶具文物館舉行,免費入場。康文署表示,茶具館由2007年起,平均每年有17萬人次入場,去年更首次突破20萬人次入場。  (原標題:香港茶具博物館將展出國寶級“南瓜紫砂壺”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y39jyfx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